上海弘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1-59888569    冯经理:13636546116 邮箱:chole.feng@shjsolar.com

上海弘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创新产品】年终盘点2017年光伏行业十大创新产品

2017-12-29 15:25:44 上海弘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阅读

2017年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转眼间已经到了2017年的末尾,光伏行业在2017年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超过50GW的光伏新增装机令人惊叹。在产品研发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黑硅片、全背电极太阳电池、IBC组件、分布式智能逆变器、汉瓦等,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带来更高的转换率和全新的解决方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17年都有哪些重磅发布的产品?

一、“黑科技”2.0来袭 保利协鑫发布第二代高效黑硅片

11月2日,在第九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开幕当天,保利协鑫重磅发布TS+系列第二代黑硅片,引发客商广泛关注。TS+黑硅片采用保利协鑫最新一代湿法黑硅技术,其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兼容高效多晶PERC技术。据保利协鑫切片事业部副总裁金善明介绍,TS+黑硅片产品竞争力迈上新的台阶,是近些年最具性价比和应用价值的新产品,有望给多晶技术路线乃至晶硅阵营带来深刻变革。

 

保利协鑫TS+系列黑硅片,开创性地采用了“正面制绒”+“背面抛光”的独特工艺,同时具备优良的表面陷光性能和更优的背面钝化效果,效率更高而成本更低,性价比显著提升。TS+黑硅片正面采用第二代湿法黑硅制绒技术,继承了第一代黑硅片优良的绒面结构,而陷光性能更优。经验证,TS+黑硅在上一代黑硅的基础上,电池效率增益将再提升0.05-0.1个百分点,总体提升达0.3至0.4个百分点。TS+背面采用抛光技术,使得硅片制绒加工成本降低40%以上,达2-3分/瓦;同时,具备更高反射率的背表面,为背钝化技术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材料基础,大大降低多晶PERC工艺的背抛光成本。

据介绍,TS+系列硅片由于性价比的显著提升,使其具备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采用TS+黑硅片的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可达19.0%,组件(60片型)输出功率达275W以上”,金善明表示。相比常规多晶组件,基于TS+黑硅片制备的60片组件,其组件功率提高5W以上,降本幅度可达 6.5分/瓦,性价比十分突出。

围绕着金刚线切多晶和湿法黑硅技术,共向市场提供三种不同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第二代湿法黑硅技术的研发成功,对加速推广金刚线切多晶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过程离不开客户的支持与合作,上下游企业间的密切合作将为多晶技术路线开创新的局面。

据多家电池、组件厂商介绍,TS+黑硅片的研发成功和量产具有重大的技术革新意义,将显著提升多晶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有望为全球60吉瓦以上的多晶市场带来深刻变革,加快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

编辑点评:

金刚线切多晶是硅片端降本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如今金刚线切多晶已是大势所趋。保利协鑫11月的金刚线切多晶硅片出货量占比将超过80%,并且已经具备了将全部产能切换为金刚线切的条件。与之匹配的黑硅技术再次取得的突破,使得金刚线切多晶黑硅片具备更强的性价比优势,并且更加支持多晶PERC技术,成为高效率、低成本的最优选择。同时,保利协鑫继续向业内免费共享“黑科技”2.0技术,同时向市场提供TS+系列黑硅片,相信技术的共享将会为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超过24%!天合光能IBC电池效率再创新高

2017年5月,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大面积6英寸全背电极太阳电池(IBC)效率超过24%,达到24.13%,开路电压超过700mV。这一结果经过了日本JET的第三方测试认证,标志着高效电池的研发又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IBC电池”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最早研究的背结电池,将正负两极金属接触均移到电池片背面的技术,可使面朝太阳的电池片正面呈全黑色,完全看不到多数太阳电池正面呈现的金属线,不仅为使用者带来同等面积更大的发电效率,且看上去更美观。

在所有的单结晶硅电池种类中,全背电极电池(IBC)的工艺是最复杂的,结构设计难度也最大。与传统电池相比,尽管IBC电池正负极栅线均位于电池背面,无需考虑金属区的遮挡损失,也给发射结的设计带来更大的自由度,但随着电池转换效率的不断攀升,载流子注入浓度越来越高,相应地电池内部各个区域的复合损失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这就需要结合制备工艺,在复合损失和光学损失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以研发低成本高效率太阳电池技术与产品作为出发点,长期致力于开发可量产的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在2016取得IBC电池最高23.5%,平均23%效率的基础上,该实验室重点解决了金属接触区复合的问题并对背面图形进行了细致的优化设计。这是基于普通PERC电池生产线设备的工艺路线,和之前相比没有增加任何成本。而不久前,天合光能基于传统制备工艺的N型双面电池已达到22.6%的转换效率,在业界内处于领先水平。如今,这一高效IBC电池的问世,更是成为低成本单结晶体硅电池中的佼佼者。

这几年,国内天合、晶澳、海润等企业对IBC电池技术的研发进行了投入,其中天合光能连续打破了世界纪录,将大面积IBC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刷新为24.13%。这一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世界领先水平的IBC电池产品离产业化又推进了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底的12月份,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背面梁桥式接触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继今年5月获得江苏省专利金奖后,再次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这项技术再一次完善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布局结构。成功解决了背钝化电池局域背场的形成以及金属接触的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提高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结构性能,从而提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编辑点评:

天合光能大面积6英寸IBC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24%,标志着实验室具备了研制和生产高效IBC电池的能力,将对晶硅高效太阳电池的产业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转换效率IBC电池不但可降低光伏系统的LCOE,在太阳能汽车、太阳能飞机等特殊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目前因为IBC电池制造工艺复杂、使用的材料成本较高,使得其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但IBC电池转换效率高、发电能力出众,使得其具备很好的发展空间,未来将有可能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并且随着新能源交通革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高效太阳电池未来必将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普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的产品。

三、晶科半片高效组件将助推光伏平价上网

对于一向以多晶为主打技术的晶科,在今年频频发力单晶板块。可以预见,在众多创新高效技术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之后,这些成果终将投入到实际量产,并逐步推向市场化、规模化应用。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半片可使产品输出功率提升5-10瓦,仅单晶半片的功率便可媲美常规的单晶PERC组件。同时,半片技术可使阴影遮挡对户用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十分适合应用于周边有树木植被的居民屋顶安装场景。

 

2017年2季度,晶科的半片组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主流功率,60片单晶290-300瓦, 单晶PERC310-320瓦,多晶275-290瓦;72片单晶345-355瓦, PERC 370-380瓦, 多晶325-340瓦,基本上比同行要高出5瓦左右。目前晶科都是1500V系统电压,减少10%左右的BOS成本;另外,五栅设计让电流分布更均匀,降低热内损;同时,晶科半片组件比同行更高的抗PID标准,在整个行业里还是相当有竞争实力的。

晶科能源在今年年初就提出了半片概念,并携320瓦半片单晶组件在SENC展上首度亮相。今年三季度起,晶科半片产品已放量生产,预计到2018年产能可达到GW级别。在核心技术方面,今年晶科能源连续打破4项世界纪录:单晶PERC电池最高效率、多晶PERC电池最高效率、60片多晶组件输出功率以及60片单晶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其中,在单晶PERC电池研发方面,晶科两度刷新自身纪录,技术水平遥遥领先业内。

未来,无论是普通地面电站、分布式屋顶,“按瓦计价”或成为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主流招标方式,在这种情况下,270,275瓦规格的多晶组件以及290,295瓦单晶半片组件将凸现性价比优势,特别是技术成熟、量产化可行性高的半片技术,将从众多新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2018年的一匹黑马。如晶科能源的单晶半片主流功率档在290-300瓦,功率媲美单晶PERC,多晶半片功率档在275-285瓦,可媲美多晶PERC,而成本却要比PERC优势很多。如果把PERC比作磁悬浮,性价比高的多晶就是高铁,而半片则是升级版高铁,将高铁的提速潜能彻底释放。

编辑点评:

在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并加快创新技术的量产化应用将成为企业的制胜之道。所有的技术创新都需要围绕成本,都以降低每瓦成本为终极目标,只有兼具实用性及规模化量产,顺应产业最新发展需求的技术,才是创新性技术存在的最大价值。

四、隆基乐叶:开启高效单晶PERC双面技术新时代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成立于2000年,拥有单晶全产业链研发中心,致力于为光伏产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隆基股份的全资子公司,2016年单晶电池组件出货全球第一。

在4月19日的2017第十一届上海国际太阳能光伏展(SNEC)上,隆基乐叶开启了重量级新品——Hi-MO2。该产品具有高功率、高发电量、低LCOE等3大亮点,将开启高效单晶PERC双面发电技术新时代。

 

Hi-MO2的72型组件功率达360/365瓦,60型组件功率300/305瓦。该电池正面发电效率超过21%,与单面PERC电池相当。同时,背面采用了玻璃封装,实现了双面受光、双面发电,背面功率与正面功率相比不低于75%。产品背面可带来最高25%的发电量增益(根据系统电站设计和地面特点不同而不同),为电站投资者带来更高收益。Hi-MO2是基于单晶双面PERC技术开发的双面发电产品,PERC(钝化发射极及背接触)技术是晶硅太阳电池近年来最具性价比的效率提升手段,与常规电池产线兼容性高,并且产线改造投资成本低。PERC技术是未来3到5年内的主流电池技术,而双面PERC电池仅略微改变电池结构,成本与单面PERC产品相当,是PERC组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Hi-MO2将PERC单晶的优势充分延伸至组件背面,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具有更高功率、更高发电量的优势,将促进度电成本下降,为光伏电站投资者带来更高收益。隆基乐叶总裁李文学表示。隆基乐叶量产的首批高效双面单晶组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的应用,成为目前国内双面组件商业应用的首个规模化项目案例。

编辑点评:

单晶双面组件在市场的成功投放极大的印证了光伏市场对高效率、高可靠、高收益产品的渴求,这是隆基在单晶PERC电池技术上不断创新的结果。据了解,隆基乐叶的Hi-MO2组件,该产品现已批量应用,未来,Hi-MO2将广泛应用于渔光互补水上电站、大型地面电站、屋顶分布式等光伏项目中,市场前景良好。

在光伏逐渐产业化规模发展的阶段,更高的效率与更低的成本是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光伏全行业都应该进一步促进光伏前沿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产品供应商就是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最好的产品;行业应该多多关注新技术,让更优的技术产品用到各个地方,一起实现美丽中国梦。

五、异质结技术获突破 晋能双面HJT超高效组件发电量提升44%

作为光伏产业尖端技术的引领者,晋能科技始终遵循“生产一代、中试一代、研发一代”的滚动发展战略,并通过为用户供应平价高效的光伏产品,有效提升电站运营期的长期发电收益的同时,助力推动度电成本进一步下滑。目前,晋能科技常规多晶组件(JNMP)275W高功率档位产出比达到50%且拥有良好的抗PID效应;高效单晶PERC295W产出比则达到60%,首年光衰则低于1.5%。

 

对于电站开发者而言,保证项目较高的收益率意味着降低项目总成本,提升项目发电总量。谈及降成本的问题,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分析,相比传统多晶组件,单晶PERC组件功率提升约7%,但降低的系统成本与其较多晶组件增加的成本基本持平,因此,PERC工艺并不能为度电成本的下降带来突破。而在各类创新高效技术的竞逐中,晋能科技的异质结双面电池技术(HJT),着力实现光伏降本增效。

晋能科技的双面HJT超高效组件采用转换效率超过23%的异质结双面电池,具有优异的弱光响应、-0.28%的超低功率温度系数,以及N型硅片超低衰减率等多重优势。同时,由于其具备双面发电特性,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发电量有8%-20%的增加。与普通高效组件相比,整体发电量提升44%。

在成本下降空间方面,相对于其他超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HJT技术工艺步骤少。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规模化生产,实现成本的进一步大幅下降。目前,HJT组件的量产成本是每瓦0.7美元,晋能科技当前的目标是三年内使HJT组件的量产成本下降至每瓦0.4美元。

编辑点评:

面对补贴的逐步下调,如何助力推动度电成本取得突破性下降也成为了电站开发者亟需解决的另一难题。异质结双面电池技术(HJT)成为了晋能科技着力实现降本增效的创新解决方案之一。光伏组件在电站系统中占比超过50%,是“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近两年的光伏组件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新品,以实现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相信在各个企业的不断突破下,未来平价上网的愿景离我们越来越近。

六、中来股份N型IBC组件

在单晶电池市场,单晶电池分为P型和N型,与传统的P型单晶电池相比,N型单晶电池凭借光电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光衰减系数低、弱光响应等优势,具备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和潜力,是高效电池技术路线的必然选择,且随着PERL、PERT等电池新技术的引入,N型单晶电池的效率优势愈加显著。随着市场对效率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N型单晶电池必然成为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中来股份作为N型电池片的先行者,已对N型电池片进行了多年研究,在16年初已获得相关专利20余项,现已通过离子注入机国产化降低投资成本及主栅技术应用降低银浆成本,技术优势明显。2017年以来,已有晋能、林洋能源、LG等众多企业进入该领域,产能占电池片总产能的5%。众多公司的投入将共同推动N型硅片成本的下降和N型电池片效率的提升。

中来股份研发的N型IBC组件电池效率高于23%,60片型组件正面功率高达340W.N型电池具备更高的发电效率和发展前景,特别是N型双面电池,具有双面发电的特性,背面效率可达到19%以上,综合增益可达10%-30%。

今年4月份,上海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管理公司受江苏中军新能源委托,开发800MW的光伏发电专案,其集中采购与相关服务由中来股份得标。而中来股份旗下的子公司中来光电同时与中军新能源签署600MWp的光伏组件采购合约,将供应315W的N型双面单晶组件,合约价值人民币20.28亿元。本批组件将用于中军新能源2017年所开发的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中国铁塔股份公司所将建置的通讯基地光伏专案。

编辑点评:

目前N型电池距离商业化的应用也越来越近,N型电池片具有光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光衰减系数低、弱光响应等先天优势,只是由于成本劣势,还处于商业化应用前期。

由于效率高,相同容量的电站系统使用N型电池组件数量相较P型更少。在一些面积有所局限、可接受更高组件价格的地区(如日本分布式电站屋顶),其他产品可装1兆瓦,N型可装到1.1兆瓦,优势相对显著。现阶段,N型电池的参与者包括英利、LG、锦州阳光、航天机电、陕西有色及浙江启鑫等公司,部分企业的技术路线有所类似。中来股份现已有多人加入研发团队,未来可能还将继续扩容。

对于N型单晶双面电池的未来,虽然上游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量产体系,但这并不难实现,因为下游有足够的电池需求量。相比P型电池21%的转换效率已经算是一个顶部区域,N型电池的转换效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七、协鑫集成多晶黑硅PERC组件量产功率超285W 满足领跑者新标准

据了解,金刚线多晶是多晶必要的路径之一,但过于光亮的硅晶圆片会让电池片外观产生线痕问题、也会因常规酸制绒得到的高反射率而降低转换效率,故须再多加一道表面蚀刻的制程处理,业界普遍称之为黑硅技术。应用黑硅技术还能形成亚微米级的凹坑,提升入射光的捕捉,故在硅晶圆端降本、电池片端提效两方面都同时兼顾。

 

今年5月,协鑫集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多晶干法黑硅PERC电池平均量产效率已达到20.1%,最高效率达到20.6%,再次实现了产业化多晶电池平均效率的突破。在多晶高效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协鑫集成以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降低成本、增加多晶竞争优势,配合金刚线多晶硅片的绒面解决方案以及多晶PERC高效电池技术,使效率增益>1.8%。在产品端叠加MBB、金刚等高效组件技术,实现光伏组件产品性能不断突破。黑硅结合背钝化技术制备的电池效率稳定在20%以上;使用常规BOM,60片组件功率即可达到290W。

据了解,协鑫集成多晶黑硅PERC硅片投产的组件,使用常规量产的组件BOM,以及无贴膜、透明EVA等特殊辅料,产出组件主档位功率输出大于285W,平均功率289W。而MBB黑硅PERC多主栅产品是协鑫下一步的发展主流,其特殊的栅线设计,使电池表面受光面积更大,电池银浆耗量更低。

目前协鑫集成已有效解决了多晶PERC电池的衰减问题。经电池LID衰减测试,相对电池效率损失控制在1%左右,并且实现了平均电池效率0.15%的增益。协鑫方面预计,2018年协鑫60片组件的平均功率可以达到300W。双面多晶PERC电池平均效率超过20%,双面率接近70%,双面多晶PERC组件在系统端的不同应用场景下发电量可以增加10%~30%(电池的等效效率21%~24%)。

编辑点评:

随着晶硅电池制造工艺越来越向更高效、更低成本、更规模化靠近,实验室效率数据已经开始显得不那么重要,对于协鑫而言,最重要的是实现量产,能大量生产和兼顾成本优势的高效率产品,决定自身产品的市场价值。伴随着协鑫集成多晶黑硅PERC电池的量产,搭配金刚双片技术将使单片组件功率得到大幅提高,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PERC+黑硅+金刚线提供了平价上网的技术途径,是领跑者计划应该鼓励推广的技术。

八、中环环欧“X”系列 开启国企步入家用光伏市场新纪元

作为从业最久的业界“王牌军”,中环股份多年来专注单晶硅技术的积累,目前已在研发技术、产品品质、生产总量、市场占比等方面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单晶硅企业之一。中环股份对光伏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在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步伐十分稳健。

2017年11月8日,单晶龙头中环股份子公司中环艾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中环欧国际组件品牌推广会及中环金屋顶招商发布会,推出并展示环欧“X”系列高效单晶组件及技术。

 

“X”系列发布恰逢苹果iPhoneX发售。而在2015年,中环就与苹果达成合作,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光伏电站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据了解,此次“X”单晶组件通过先进的电池片6栅线技术全面提高组件功效,60片产品最高功率可达到310瓦,最高转换效率大于19%,满足超级“领跑者”要求。其中“X-全景”叠瓦组件转换效率大于19.6%,功率超过400瓦。据了解,中环艾能此次发布环欧“X”单晶组件、环欧“X-plus”单晶组件、环欧“X-全景”叠瓦组件等系列产品,全新环欧“X”系列高效单晶组件对光伏行业度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组件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公司总经理、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浩平早前表示,未来五至十年,中环计划建立制造基地,带动上下游产业,使四川成为中国光伏电站最大的发展区域。最近三年在川投资预计将达到50亿元,未来几年投资可达百亿。

编辑点评:

作为国内最早生产太阳能发电用单晶硅的企业之一,中环股份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已在研发技术、产品品质、生产总量、市场占比等方面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单晶硅企业之一。随着光伏技术进步和“领跑者”计划推进,行业进入高效产品比拼时代,高效组件成为各企业发力重点。从PERC、黑硅到MWT、双面发电等,目的都在提升组件输出功率。中环发布的全新环欧“X”系列对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和组件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九、阳光分布式智能逆变器

众所周知,随着分布式电站类型越来越复杂,逆变器的型谱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11月28日,阳光电源在20周年庆典上,隆重发布了阳光分布式智能逆变器系列新品SG15/17/20KTL-M。该产品与阳光电源现有分布式其他产品一起,真正实现了分布式应用场景全覆盖。

 

此次推出的分布式智能逆变器新品针对分布式电站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优化。产品转化效率高达98.6%,为业界最高,具备两路MPPT ,适应各种复杂屋顶安装环境,显著提高系统发电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产品具有超强的过载能力,适应双面组件需求,可最大化提升客户发电收益。

“为极致而生”的分布智能逆变器SG15/17/20KTL-M,不仅追求极致发电,在颜值上也力求做到极致。产品外形设计荣获“中国好设计”大奖,简洁时尚;一体成型的铝合金压铸箱体,确保25年安全发电无锈斑。安全可靠性方面,新品系列超低辐射,远优于国家标准;首创PID夜间修复功能,保护组件可靠运行,有效减少发电损失。

在目前市场上同功率等级的逆变器均为40kg左右,而阳光电源这款重量仅26kg,做到了业界最轻,单人即可轻松安装维护,既简化施工又节省运维成本,

此外,在12月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公布的3.75GW逆变器中标结果中,阳光电源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实力和久经考验的产品品质,获得共计1200MW组串逆变器和集中逆变器标的,占比高达32%,成为最大赢家!

编辑点评:

作为全球光伏逆变领跑者,阳光电源20年来专注于研发创新,把产品和解决方案做到极致,更好的服务用户,也适应了市场的需求。通过在其他的产品组合中引入阳光电源逆变器,既扩大了产品的范围,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而且提供了更加理想的性价比。以可靠的产品、极具吸引力的性价比以及在光伏安装项目方面的深厚积淀,在全球范围内互利共赢。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清洁电力,不断刷新产品转换率的同时,为全球的清洁能源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十、 汉能“汉瓦”: 薄膜太阳能与传统美的结合

作为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在绿色建材领域建树颇丰。在今年7月的2017国际绿色建筑建材(上海)博览会上,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携自主研发的12款薄膜太阳能产品亮相。其中以“汉瓦”最为吸睛,白墙黛瓦间,房屋上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曲面薄膜太阳能“汉瓦”,古典传统美与科技功能性完美结合,刷新了人们对太阳能产品的新应用。

 

“汉瓦”是MiaSolé高效薄膜太阳能组件和安全玻璃完美结合,让瓦片在安全耐用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屋顶太阳能发电。根据汉能的官方资料显示,汉瓦是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高透光度玻璃内层中,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薄膜太阳能的高转换率特性,又能满足建筑的整体性和审美需求。

 

此次发布的汉瓦采用汉能独有的、全球最先进柔性薄膜太阳能技术,芯片量产转换率达17.5%,而汉能今年的目标是将其提升至18.5%,并且以这样的速度不断提升转换率。目前,汉能拥有五条薄膜太阳能核心技术路线,研发效率、量产效率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薄膜电池芯片的转换率连续创造了五项世界纪录,最高达到31.6%。

根据中国砖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总共销出10.1亿平方米的瓦,而且这一数字保持着年均20%左右的高速增长。按照汉瓦目前的售价计算,其国内市场每年的潜在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人民币。全球市场至少是中国市场的两倍,每年的潜在市场规模至少可达2.8万亿人民币。而汉瓦将主要面向新建商品别墅、城乡公共建筑、农村自建住宅、美丽乡村或特色小镇等建设需求,服务于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和高净值人群等多领域人群。

每安装25瓦薄膜太阳能产品,所达成的减排效果,相当于在地球上多种了一棵树。而汉能的一片曲面瓦的功率是30瓦,每安装一片汉瓦,就相当于多种了一棵树。可见瓦片虽小,但环保利用价值非常大。从建筑物屋顶、到幕墙、再到天棚等建筑物,汉能可以把建筑物打造成独立的太阳能发电站,为建筑物提供清洁的电力,对提高我国在建筑节能上的水平都有重要意义,也代表了未来人们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编辑点评:

随着移动能源和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像叶绿素那样直接利用太阳能,能够把建筑物、车辆、船舶、衣物、帐篷等物体都变成一个个的“发电体”,让这些发电体都能够像自然界的树叶一样,自己合成所需的能量,同时没有任何二氧化碳排放或者环境污染。汉能离“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的终极目标又进了一步,也让人们对未来能源市场的应用又多了一份信心






http://m.10brandchina.com/vote/startin.php?id=39976?tguang10wz

帮忙给‘弘竣’这个名字投票吧!谢谢大家了。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jpg

上海弘竣给你讲解!

扫二维码关注本公司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动态!

网站:http:www.shjsolar.com点击这里可以带你了解更多!

邮箱:hj@shjsolar.com

微信号:shjsolar

地址:上海市沪青平公路2008号竞衡大业1502

电话:021-59888569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4 www.metinfo.cn